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可信可控云计算、终端安全存储、区块链等技术的演进,全球范围内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货币的发展正在对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2019年Facebook Libra的面世引发全球数字货币竞争,各国央行亦加紧了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步伐。
在央行区块链金融专家组成员、中关村区块链安全研究院联席理事长杨帆看来,Facebook的7亿客户足以动摇任何一国央行及其法币运行的基础,因此,各国加快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步伐。
消息人士:欧洲央行在市场动荡中坚持50个基点的加息计划:金色财经报道,欧元系统消息人士告诉国际市场新闻社(MNI),尽管美国硅谷银行(SVB)倒闭且市场利率预期下滑,但欧洲央行仍希望按照此前的指引推进其加息50个基点的计划,尽管他们承认将需要更谨慎地决定未来的利率路径前景。[2023/3/14 13:01:56]
不少业内人士将2020年定义为“央行数字货币元年”。杨帆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法币数字货币与非法币数字货币大博弈时代已到来。
人民大学王鹏: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举措: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王鹏认为,货币支付的形式会随着科技发展而发生变化。近年来出现的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虚拟货币,挑战了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国央行稳扎稳打,推出、研制、测试数字货币,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举措。(中国新闻网)[2020/11/4 11:35:28]
“不能任由私人数字货币无序发展”
全世界各国都对央行数字货币表现出了兴趣,但目前尚未出现有决定意义的央行数字货币。
欧洲央行申请了“数字欧元”的商标:欧洲央行申请了“数字欧元”的商标。(金十)[2020/10/1]
据国外媒体报道,IBM和国际货币金融机构(OMFIF)联合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首个央行数字货币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从一个小经济体中产生,并以明确的用途响应一个特定的政策目标。这个调查从2019年7月开始,历时三个月,调查对象涉及13个发达经济体和10个新兴市场的央行官员。其中73%的受访者表示支持央行数字货币,认为某些情况下,央行数字货币将是现金的良好替代品。
杨帆表示,各国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原因是私人数字货币使用了一系列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对金融体系的渗透力极强,甚至对现代经济金融运行带来冲击。所以,为了维护货币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货币当局必须使用同等甚至更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来研究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如果任由私人数字货币无序发展,这将对货币当局政策调控和经济金融体系带来严重冲击。此外,现金大幅度减少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另一积极动因。
杨帆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金融科技在整体金融框架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将会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系统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除了需要技术的辅助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框架来确保治理和风险管理,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
“博弈框架尚不健全”
无论主权背书的法定数字货币、私人机构背书的私人数字货币和算法背书的自治数字货币,都将面对比现实世界更平等的竞争,任何一种数字货币如果不能迎合数字世界与其使用者对数字货币的特定需求,都有可能被背弃或处于下风。
杨帆认为,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博弈框架尚不健全,存在几点博弈。
首先,货币政策博弈。民间的数字货币进一步削弱法定货币的地位,削弱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实际上对经济发展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央行的数字货币要为国家的货币政策服务,还是全球货币政策服务,亦或是为纯粹货币稳定政策服务?央行数字货币为货币政策提供什么选项值得考量。
同时,法币数字货币与非法币数字货币都是虚拟货币,存在不同的算法博弈。数字货币是由计算机算法来发行,因此比特币等私人货币的发行不由央行决定,最终由社会共识决定。央行创造数字货币的算法是否能够稳定法币的价值还需探讨。
克雷格·赖特(Craig Wright,圈内一般简称CSW)一直声称自己的是比特币创造者“中本聪”.
1900/1/1 0:00:00金色财经 区块链1月22日讯 在最近举办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知名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联合创始人瑞·达里欧(Ray Dalio)谈到了加密货币和.
1900/1/1 0:00:00每日甘肃网兰州1月9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数字甘肃 如意之链”——甘肃省区块链发展应用启动发布会今天在兰州举行.
1900/1/1 0:00:00被脸书搞砸了的Libra自从社交媒体巨头脸书宣布加密货币计划以来,它的Libra项目就开始大规模、长时间占据区块链版面的头条.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5日,由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主办,零壹财经作为战略合作媒体的第八届“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在北京四季酒店召开.
1900/1/1 0:00:002019年10月,区块链成为国民热议的话题。商业领域的嗅觉总是更灵敏,早在15.16年BAT就已经开始相应布局,蓝色巨人IBM则在14年就做出探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