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子衡
近来,对于加密货币,即加密资产,的批判声调似乎陡然升高了许多,既有来自国际上中央银行家或财政监管当局的批驳,也有来自市场领域的警示,更不乏学术层面上的批评。批判或反对的焦点有二:第一,究竟加密资产有没有“价值”?第二,加密资产不断高企的价格是否足以明证其价值?核心在于“价值”问题,如果没有价值可言,就无所谓“货币”属性,更丧失其价格基础。由此,必须回答,加密资产究竟有没有“价值”?若有,那么,“价值”何在?
“加密资产”是“货币”吗?
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在被问及如何看待比特币时称,它不归我监管。这是一个严谨的回答,也就是说,他绕开了直接回答比特币是不是货币的问题。为什么要绕开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定什么是“货币”。当然,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了联邦政府——国会具有货币发行权,实践中,国会委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行货币。由此来看,货币发行权政府垄断是美国宪法所确立的原则,也就是说,不存在其他货币发行主体。具体来说,法律上只规定货币的来源,未设定货币的内容。从来源来上来看,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根本不是“货币”。那么,从内容或所谓的实质来看,加密资产是否可成为“货币”呢?
观点:ETH短期或面临回调,但长期仍看涨:11月15日消息,新加坡加密货币交易所Luno亚太地区负责人VijayAyyar表示,ETH在过去几天进行了整合,长期来看是看涨的。他说:“在此期间,你将看到ETH和山寨币市场的上涨速度快于比特币。”分析显示,以太坊最近一次上涨的幅度几乎与6月至9月的飙升幅度相同,那次上涨后逐渐回调。一些分析师认为,这种对称格局预示着ETH或将面临类似的回调。(彭博社)[2021/11/15 6:53:13]
学理上,如何界定“货币”呢?《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及《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是有关学术概念的集大成者,但是其中并没有“货币——money”这个辞条,只有一个“moneyintheeconomiclife”,即“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的辞条。但是,该条目行文极其冗长,不成其概念或定义。另外,其中确有“currency——通货”的辞条,即,通货包含票据及硬币——notesandcoins。毫无疑问,列举式的通货概念,并不适用于数字化的通货,或数字货币。经济学教科书中,是否有明确的“货币”定义呢?恰恰,教科书等往往也在回避为“货币”下定义,似乎这是一个无须定义的概念。具体来看,货币银行学中的“货币”,是中央银行视角下的”划分为不同货币层次”下的“货币”;现代经济学中的”货币“,也是指在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体系下的“银行货币”。更宽的视角下探讨货币,就要上溯到经济学时代的“货币”讨论了,那时即所谓的“铸币”。”铸币“与”银行货币”并没有形成一个共享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学说而言,前者属经济学的范畴,后者则是货币银行学或中央银行学的范畴。也就是说,货币从铸币形态发展到银行货币时代,货币学说就从经济学下的铸币学说发展到货币银行学下的银行货币学说。
观点:数字资产革命正在进行,将是互联网革命的最大组成部分:Real Visio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aoul Pal发推称,“是的,是有比特币革命,但数字资产革命正在进行,这是不可思议的。现在还为时过早,就像2013年的BTC,但它正在发生。一些会发生在BTC区块链上,但绝大多数不会。这是我见过的最激动人心的机会。Metaverse、价值互联网、SoV、原始抵押品和全新的未来都是巨大的。这是互联网革命的下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部分,它才刚刚开始。它会经历繁荣和萧条。很多项目会失败,有些项目则会价值几千亿。但是一切都变了。保持开放的心态。”[2021/2/21 17:36:17]
这就表明,货币演进决定了货币学说也需要不断调整与创新。大体说来,货币历史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前铸币时代、铸币时代、银行货币时代,当前,正在向数字货币时代迈进。那么,正如不能用铸币学说解释银行货币实践一样,用铸币学说或银行货币学说解释数字货币实践,也同样是牵强附会的。
观点:“区块链+农业”是技术介入更是发展必然:8月3日,国雄资本董事长姚尚坤表示,“区块链+农业”是技术介入更是发展必然。如今数量庞大的农村经济体作为互联网产业的投资洼地得到了已经发展成熟的互联网企业的高度关注,这也是为什么区块链技术会有意地介入传统农业产业的重要原因。比如说,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分布式记账的方式让所有的节点参与者都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在农产品生产及配送的全过程中,其溯源性是无可替代的。(证券日报)[2020/8/3]
事实上,经济学也没有定义什么是“货币”,而只是表述了货币的四大功能:价值尺度、支付工具、价值储藏,及国际货币。那么,如何借用经济学时代的学说来解答加密资产是否是货币的问题,能行的通吗?逻辑何在?
如何理解“货币”的“价值”属性?
“价值”是经济学的“元概念”。重商主义者从商业活动的实践经验累积出发,而得出“结论”:只有金银才是“财富”。这种认识或判断是基于财富的安全性或流通性而言,藉此,后来人很自然地将重商主义所言及的“财富”与“通货”或“货币”贯通在一起。重农学派的魁奈则反对这种认识或立场,他并不去讨论什么是财富的问题,而是提升了高度,研讨财富的来源问题。魁奈认为,财富来源于土地。亚当?斯密在法国拜访求教魁奈后回到苏格兰,开始着力研究财富的价值来源问题,直到大卫?李嘉图开创了劳动价值说,当然,约翰?洛克更早便提出了劳动价值说。至此,经济时代的“价值”说便确立起来。后来者自觉不自觉地将价值与财富等同起来,先是用wealth,后来就使用value。
观点:Libra 2.0可能最终会对央行CBDC构成巨大威胁:数字货币研究所(Digital Monetary Institute)主席Philip Middleton近日在播客中解释了导致CBDC诞生的各种事件,以及数字法定货币的含义。他在谈到推动建立CBDC的各种外部因素时指出:“两大外部事件。一个是去年夏天Libra宣布可能推出。因此,一种由全球主要科技公司发行的私营部门货币,对各国央行和金融稳定构成了直接威胁。第二件事是新冠病。” 在此背景下,英格兰银行是率先就CBDC的前景展开全球讨论的组织之一,迄今为止,该银行已发布了各种探讨CBDC用途的讨论文件。然而,这里的问题是,如果没有私营部门的帮助,中央政府不太可能自己找到答案。两家实体都必须找到一个中间立场,找到一种共同合作的方式。对此,Middleton表示:“我预计许多国家将会试验央行提供货币的那种体制,但是私营部门提供货币的传递方式。实际上,如果你愿意的话,私营部门的经营者也被鼓励在现有的轨道上运营。”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即使CBDC项目最终成为政府和一个私人实体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私人实体也没有真正的发言权。此外,随着Facebook的Libra 2.0的加入,在75家领先科技公司的支持下,它将成为许多央行CBDC项目的重要竞争对手。(AMBCrypto)[2020/5/8]
价值是否等同于财富,或财富的来源呢?这些问题带来更为复杂的哲学思考。必须说明的是,价值并不是经济学的“原概念”,而是经济学时代关于财富的思考与辩驳中所衍生出来的。问题是,即便是劳动价值说,也没有完全否定贵金属的价值,马克思更宣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货币天然是金银。”进而,劳资阶级对立和劳动的异化等问题便浮现出来。至此,“价值”的哲学含义和社会意涵完全超越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以及重农主义研判财富来源的初衷。
观点: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难纾企业融资之困:目前国内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已经出现较多案例,但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仍重重困难。比如很多产业分散扁平、各自为战,链条很短(互联网公司);很多产业主要是用脑,订单少,但金额大(咨询公司)等。另一方面,将区块链引入供应链金融都会标榜: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从实践来看,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确实使资金方提高了审核效率,但融资成本却没有下降多少。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系统,相关的业务方一个不能少,各方也都有自己的利润追求。(互链脉搏)[2020/3/12]
现代经济学摆脱了经济学时代价值哲学思考的桎梏,而更关注价格问题,“价值本质”也为“数量事实”所替代,在货币学说上正是所谓的“数量说”替代了“价值说”,乃至铸币时代向纸币时代过渡期所设定的数量约束的“纪律”,也在银行货币的政策实践中被一再突破,就是说,数量并不是“限定的”,而可以是“无所限制的”。
只要有价值,就可能被普遍接受,进而,同时兼具两者,则其即“可”成为“货币”。对此,不得不明确宣示,在理论上或实践中,并没有这一一条货币的价值铁律存在。这种认识或理解过于粗糙、简陋,本质上仍属一种或然性的表达,即或“可”成为货币,而非确定。
加密资产有其“价值”,但尚不具备“货币”的“价值”属性
认为加密资产完全没有价值者,其理由在于,加密资产既不构成可供消费的商品,也不构成可被接受的服务,其价值是虚拟的,本质是”虚无”,是“空气”,故而,毫无价值可言。这样一种理解,事实上,是似是而非的。在货币历史上,反对贵金属作为货币的意见与其相似,之所谓“黄金寒不可衣,饥不可食”。加密资产不具备物理属性,当然,也就不具备基于物理意义上的价值,既不是可消费的商品,也不是可接受的服务。权益性资产,有如股票、权证、专利等,同样是不能消费的,也不构成可接受的服务。
加密资产的价值不在于物理层面上,那么,它是否有如股票、纸黄金等,价值体现在于权益层面上吗?反对者正是基于没有物理性的价值而否定其权益性价值,认为既有的权益性资产具有间接的物理属性,或可转化为消费或服务。那么,支持加密资产价值拥有者,也认为通过加密资产的法币交易,同样可以获得货币性的价值,可转化为消费或服务。如此就把价格与价值混为一谈了,即价格意味着价值。
加密资产的价值或其功用性,根本而言,在其数字社区内发生或体现。
任何否定加密资产价值的意见或立场,必须正视加密资产的数字社区内的功用性。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与原则。如何衡量或流转数字社区内的加密资产功用?是一个内在的实践,也就说根本无法从外部判定。
2010年5月22号,下午7点17分26秒,家住美国佛罗里达州供职于在线零售公司GoRuck的拉斯洛·汉耶茨,用10000个比特币买了两个比萨饼。是为比特币比萨饼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实践或事件,标志着数字社区内的加密资产开始并成功谋求外部功用。
不论运行得好或坏,加密资产在其发生的数字社区内部衡量或运转是一个初始设定的问题,处于一个自行演化的状态或进程中。如果试图跨出自身所处的数字社区,进入到其他数字社区,就需要实践来证明其功用性。进而,进入物理性或现实性的社会经济体系中来,加密资产的“价值”便不是一个宣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进程。换言之,加密资产可交易,可法币交易,且价格在走高,等等,这些都不是货币的价值属性的体现。因为,太多的商品或服务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加密资产只有成长为跨社区的“数字通货”,才具备成为数字货币的初始可能性。什么是数字通货?什么是货币的价值属性呢?这些都是须在实践中回答的问题,这也就是货币史上,货币形态千奇百怪神或彼此大相径庭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新的货币形态或种类的衍生、发展,是一个满足现实经济需求,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中被发现、被修正的持续的过程,并非是一个论证设计或可大胆设想的结果。由此,断言某某或各类加密资产初始便具备“货币”的“价值”属性,不仅是武断的空言,更是无端的臆断。
须强调的是,供求关系决定了加密资产的市场交易的边际价格,但是并不能直接被认定为其“价值量”,加密资产的价值问题还是要基于其数字社区内的功用性来显示。总之,基于其数字社区的功用性,加密资产或可成为数字货币的载体或通道,但是,宣称其初始便具备“货币”的“价值”属性言之尚早,空言有害。
加密货币分析师、经济学家Alex?Krüger发推称,人们过分高估了“灰度溢价”的重要性。推动市场的不是套利者,而是基本需求.
1900/1/1 0:00:00近日区块链界的新晋“网红”,集艺术与技术于一身的NFT成功破圈,成为了各行各业布局的新趋势。不久前,数字艺术家Beeple将一副NFT作品在佳士得卖出了6935万美元的天价,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三贵.
1900/1/1 0:00:00波士顿联储项目负责人JamesCunha表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官员们一直在开发数字美元平台的原型,最快在7月,官方计划公布他们的研究成果.
1900/1/1 0:00:00Cardano创始人CharlesHoskinson警告称,随着DOGE价格飙升,泡沫无疑正在形成,很快许多人将损失大量资金.
1900/1/1 0:00:00据RollingStone报道,因与HunterS.Thompson合作而闻名的前《滚石》杂志插画师RalphSteadman.
1900/1/1 0:00:00|合规联盟原创出品?|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防篡改、共识机制及时间戳等特点,在很多领域已经被深入应用。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著作权与专利权等知识产权领域被广泛使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