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的互联网时代,成就了一众依靠数据快速崛起的科技公司,但随着数据孤岛的表象越发明显,科技企业的业务瓶颈也越发严重,增长迟滞,难见创新。
区块链技术进入公众视野后,为数据流动的底层逻辑增加了一套新方案,如今,优秀的从业者正不断修葺着这套新方案。
在区块链的世界,已有万链竞发之态,但链的本质如同互联网时代的应用一样,单个链的扩展范围会决定这个链的数据能流动到哪里,如果链与链间数据不能无差别流动,即使未来存在很多区块链,也将成为另一种形态的“数据孤岛”。
因此,跨链,势在必行。作为全球区块链基础设施的BSN网络,正在跨链方案上快速推进。
日前,边界智能、分布科技Onchain与区块链服网络BSN达成战略合作并于2020年10月31日在BSN跨链通信枢纽(Interchain Communications Hub)中各自适配完成了IRITA Hub和Poly Enterprise两种跨链服务,该服务已在BSN测试网上线。
BSN是由国家信息中心与中国移动、中国银联、北京红枣科技联合发起,是一个跨云服务、跨门户、跨底层框架的全球性区块链基础设施互链网。基于BSN跨链通信枢纽提供的集成跨链服务是BSN技术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目标是为了让各类区块链异构底层框架间的数据可以低成本、便捷、可信赖地实现互通。
边界智能打造的IRITA Hub是支持异构系统可信互联互通的跨链服务枢纽产品,目前,BSN测试网中的IRITA跨链服务提供了进行跨链调用的两个示例服务:
1.基于Ethereum Ropsten网络部署的MintBase合约,开发者可以在BSN测试网中发布Fabric或者FISCO BCOS应用合约进行跨链调用其中的NFT服务;
2.在BSN测试网部署的FISCO BCOS存证合约后,开发者可以发布Fabric应用合约跨链调用该存证服务。
分布科技Onchain的跨链互操作性协议Poly Enterprise则可实现异构链间的任意信息跨链互通,允许各条异构联盟链之间无缝协同工作,最终实现跨链信息的事务一致性。BSN测试网中的Poly Enterprise跨链服务对Fabric、FISCO BCOS、Ethereum以及Neo四种区块链框架进行了跨链集成,并同时支持BSN测试网中Fabric应用链、FISCO BCOS应用链、Ethereum Ropsten、Neo Testnet上的应用智能合约间的相互跨链调用。
BSN的跨链通信枢纽采用了异构链的跨链协议和双层结构设计,使用中继链作为跨链协调器,多条异构链作为跨链事务执行器,Relayer作为跨链信息的搬运工,通过解决跨链信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事务性等问题,这将实现支持同构链和异构链且任意信息跨链。
跨链通信枢纽的技术架构
本文中,《金色深核》策划人王航邀请到了BSN生态中执行跨链方案的三方嘉宾:红枣科技CEO何亦凡、边界智能创始人曹恒、分布科技Onchain创始人兼CEO达鸿飞,共同探讨了跨链技术和跨链服务的技术发展以及设计方式。
AMA对话实录如下,金色财经删减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金色晚报 | 5月17日晚间重要动态一览:12:00-21:00关键词: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比特儿、Reddit
1.北京市委书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深化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
2.北京将建设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 运用区块链等技术。
3.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开展区块链等重点技术行业示范。
4.海南省区块链协会助力“链上海南”建设推出“个十百千万”计划。
5.济南舜华路派出所:未收到比特儿交易所被盗报案。
6.中国工程院院士:区块链技术将对四网四流融合发挥重要作用。
7.重庆科学谷完成招标 着重培育区块链等融合创新产业。
8.Reddit超一万用户已经拥有加密钱包。
9.比特币日内最高涨至9790美元 最低报9266.19美元。[2020/5/17]
扫面二维码可观看完整对话视频
《金色深核》策划人王航:
今天第一个问题给到何总,问题是:BSN网络是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原则是增加通用性,会集成了很多的方案,但增加通用性可能会减少网络的多样性。所以 BSN的顶层设计是怎样的?如何针对性的解决跨链互通的问题?从国际视野和国内视野去看,BSN在跨链和跨区域互通的实现上会有哪些意义?
红枣科技CEO何亦凡:
首先,BSN是一个网络环境,而且希望可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环境。
我们的目标是“开发者拿着智能合约过来,其他事就不用管了”,例如接入公链、搭建自己的链、跨链等等,开发者只需要完成智能合约的实现就好了,其他的BSN尽量帮你集成好,成本最低、最方便。
要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实际上要集成几乎所有需要的技术,只是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有对应的监管要求,例如国内的BSN是没有集成公链的,但在国外的BSN是有集成公链的。我们也要尽量支持各种开发框架,除了公链外,国内是联盟链,或者可能是1月底上线的开放联盟链形式。是把公链拿过来进行联盟链改造,然后使用法币支付的一套机制。
但如果只有三种框架堆在那,大家各自找框架去用,BSN的核心意义实际上并不大。所以BSN的核心意义其实在于跨链,为什么?
因为区块链行业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了,链的底层已经非常确定了。这时如果是要靠大家去修改底层去互通,几乎无法实现。这就需要跨链技术,需要一个可以把跨链做到最底层的方式,从我们的角度理解,这一定是一个系统层级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们自己建一个网站,但你需要调用另外一个网站的内容,你不用去把HTTP通讯协议重新写一遍,因为它已经装在了整个网络的服务器上,两个网站的调用,是通过网络服务器间的同一个标准来建立关系,这就是一种系统层级的方案。
目前区块链行业的情况是,在这个系统层级不可能把所有的云服务环境都装一个新的协议。这就是BSN在打造一个自己的环境,然后在自己的环境里去做系统层级设计的原因。
刚刚还有一个补充问题,就是在国际视野和国内视野来去看的话,跨链互通和跨区域互通的意义,您再说明一下。
这个意义当然是非常大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一直是认为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或者“广播式传输技术”一定重构互联网。互联网不可能只是一个区域性的互联网,那个叫局域网,局域网的业务逻辑是非常局限的,这也就代表将来区块链一定是大规模互通的,并且这种互通是有法律性的。
虽然说可能因为法律问题,有些互通性是禁止的,但是从技术上,所有的链之间互通应该是易实现的。从意义上看,像法定数字货币、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区块链的核心意义会是跨国界的数据和资产的传输。
金色晨讯 | 1月1日隔夜重要动态一览:21:00-7:00关键词:人民日报、交通部、土耳其、信易贷
1.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区块链等关键词火遍中国互联网;
2. 交通部:将利用区块链等加快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研究应用;
3. 土耳其银行Takasbank上线数字黄金区块链转账平台;
4. 天津市区块链“信易贷”平台今日正式上线;
5. 李国庆:现在真正探索区块链的应用还是凤毛麟角;
6. Cashfusion协议将进行Tor集成;
7.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开展金融科技与区块链技术专题讲座;
8. 21世纪经济报道:供应链金融成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最易突破的方向。[2020/1/1]
感谢何总的解读。没有跨链,即使有很多区块链,数据孤岛也可能会更加严重,接下来的问题我们谈具体一点。会有连续两个问题给到曹恒总和达叔。
第一个问题是,在跨链互通的问题上,如何为不同的业务和异构系统设计一个可用的跨链解决方案?请曹总先聊一聊。
边界智能创始人曹恒:
围绕这个问题,我们的设计思路就是整个架构一定要模块化,还需要有分层的结构。模块化和分层的好处是可以把复杂问题解耦,BSN设计的本源是想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成本和互通。刚才何总也谈到,互通应该是由一个类似于TCP /IP和HTTP这样的通讯协议来做可信支撑。
我们非常认可BSN的设计理念,在过去4年中,我们打造的跨链机制也是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架构,我们的跨链机制是采用的COSMOS的IBC协议,是一个跨链通讯协议,它就相当于是互联网协议中TCP /IP的位置,主要是保证数据包能够在异构系统中能够安全可信的传递。
另外在互联网协议的应用层,即HTTP协议,我们提出的跨链服务就是类比于HTTP协议角色一样的应用交互协议。
通过分层机制,可以让应用在使用其他异构系统数据和计算的时候,可以像调用本地资源一样,采用同样的接口,这个接口是面向服务的接口,对于广泛的应用开发者来说,即使是不太熟悉区块链开发的开发者,也可以便于使用的接口。
这样,开发者不用担心底层跨链信息是如何传递和验证的,因为这些都是由底层的基础设施来完成的。
《金色深核》策划人王航:
明白。我觉得除了设计思路外,在跨链过程中,?像您刚才说的,不用担心底层,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解决了数据在跨链过程中的可用性问题,在其他链使用的时候,是已经被标准化之后的数据,不用担心共识验证的问题。
主持人你的理解非常正确,数据的可用性的问题,通过分层,实际上是由传输层的IBC来解决的。这样在应用层,大家就可以不用去再担心跨链的数据包它是否会被可信的传递。
接下来请达叔来聊聊这个问题。如何为不同的业务和异构系统构建一个可用的跨链解决方案?
分布科技Onchain创始人兼CEO达鸿飞:
我想先说一下我们在设计跨链的时候,对于跨链的特性、功能的理解。
跨链可以说是追求互操作性的大设计目标之下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技术模块。那么互操作性里面可能就会包括接口的标准、数据格式的定义、操作的原子性以及操作过程中的许可授权。
我认为区块链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精神,就是利用密码学的方式来实现操作的有效性,或者合法性(不是法律的合法)来进行验证。这需要把绝大部分的许可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在对一个资产或者对一个操作进行互动的时候,是不需要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来对你进行许可的。
行情 | 金色盘面:做多账户比例提高至60%:Ok期货持仓数据显示,做多账户比例提高至60%,短线多头优势明显。[2018/10/5]
互操作也是这样,或者说跨链也是这样,当别的链或链上的智能合约、应用要进行互动的时候,要做到不需要单独去做一次许可。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想要满足这些特性。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很难的,尤其是要对所有的异构的公链来进行设计,并且如果跨链协议自身也要做成一个区块链的形式,会更加难。所以我们把这个问题拆分一下。
事实上Poly有两个版本,一个叫Poly?Network,一个叫Poly?Enterprise。Poly Enterprise是Poly Network的面向企业服务的版本。这两个链比较像联盟链,这是第一个设计点,我们把这个问题先简化。(如果说将来需要考虑激励机制的时候,设计上面可以再做改良)
第二个设计点,我们在Poly的内部没有去内置一个智能合约系统,因为跨链会有一个悖论,如果你做了一个跨链系统,它本身是一个链,那么它又能链接很多其他的链接,那么所跨的链本身上面有一个自己的智能合约,就有可能把别人的生态都吸引到了这边来。这对于那些和你进行连接互联的链是不合理的。
所以在初期,我们思考在Poly上不去开发一个智能合约系统,仅仅是处理一些跨链需求。
第三个设计点,我们并不是想去完全新建一套全新的生态,而是考虑是怎么把已有的区块链连接起来,例如怎么把比特币、以太坊、Neo和其他的链连接起来。
所以异构链怎样连起来?怎样把现有的这些成熟的链不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能连接起来是我们首要的设计目标。
最终我们选择了一个类联盟链、没有自己的智能合约的方案。是通过同步各个链的区块头,然后由Poly的验证者来对区块头进行验证的方案,来实现跨链之间的资产转移以及跨链之间事务一致性的的操作。
这是整个Poly设计的目标,应该说现在我们已经达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
未来我们要思考的事情是,Poly Network上是否可以开发一个智能合约系统以及是否可以增加一个激励层。Poly?Enterprise则是思考怎样跟更多的私有链、联盟链的结合起来,做一些权限的管控,来满足监管或者说业务使用方对许可上的需求。
明白,感谢达叔。
第二个问题给到曹总和达叔,从设计思路来看,如果我们把跨链看作基础设施,它其实和业务的关联并没有那么紧密,但又要去考虑业务要求,所以怎么样可以在不触及或者不深度触及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去做这些跨链的设计和开发?这个问题会比较抽象一些。
我想主持人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怎样设计一个通用的协议?它并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具体场景的需求,对吧?
从设计端看是可以这样理解的,深入单个场景和其他场景可能会产生矛盾,请您叙述下您的见解。
这个角度,我们实际上要做的事情是怎么样保证当在a链上发生了一个信息,可以有效的不可撤回的同步到b链上,并且让b链上的验证者或记账人能够接收到。
听起来很简单的。因为理论上最简单做法就是链的验证者同步其他的链。但不可能直接要求比特币网络同步以太坊的账本,这是不现实的。
往往这个问题会演变成做一个新的信任模型,例如相信链上的一些人,或者大家比较相信的人共同多签的信息,这个是模式之一,还有一种模式是我们共同去信任一个第三方的链,不直接去信任一些人,而是信任那些人曾经记录的信息(区块头)没有出错。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火币公链启动 将打造下一代的自金融系统:金色财经6月6日现场报道,在“金融链变——火币集团全球品牌升级发布会”上,火币生态事业部项目总监陈光宣布,火币公链今日启动,火币公链将打造下一代的自金融系统。自制的系统将逐渐取代公司组织,这是一个趋势,火币将成为先行者,打造这一拥有新的金融基础设施的崭新世界。自制的,安全的,可扩展性的,可管理等系统将成为典型特征。[2018/6/6]
我们最终就选用了第二种(同步区块头)方案,但今天有一些链还需要用第一种方案,例如比特币,因为它本身没有智能合约系统,无法用第二种方案去实现它。
这个方案一旦实施之后的话,其实对具体应用场景是没有要求的,只需要在a链上发生了一笔交易或一个事务,能够在b链上确认这个事务在a链确实发生过即可。这样的设计与业务是完全解耦的。
明白,感谢达叔,接下来请曹总也聊聊这个问题。
我的理解是,我们是把跨链作为基础设施来做的,基础设施它必须要很好的去服务于业务,但业务发展是动态、多样化的。我们甚至没有办法去完全触及到具体的业务需求,怎么样能够保证基础设施具有足够的鲁棒性(异常情况下系统的生存能力),而且也能够去具有足够的可延展性去支撑业务需求。
您把这个问题理解的更为高层了一些,从更大规模的应用设计看,确实与鲁棒性密切相关。
这个问题我刚刚的回复也有解释一些,我们在想怎么做基础设施?一定是通过一些面向应用的、标准化的跨链协议来支撑。
4年前我们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当时想到的是采用已经进行过验证且也被应用开发者熟悉的一些模式,所以我们采用了叫做跨链服务的规范定义和实现。和面向传统的企业级计算有一致的架构。
像现在的基础设施里面,包括有对于服务的定义,服务的调用以及服务的治理和服务的管理,那么通过服务集成的好处是,当我们在应用层中有任何的需求,在需要访问其他的信息的时候,他所面对的就是一个服务接口。
举个例子,前几日,BSN的线上Meetup,我们也部署了演示程序(文章开头提及的实例),期待大家可以去试玩一下,开发者可以在Fabric等联盟链上产生数字资产,可以通过跨链服务(在Fabric开发了一个服务支持跨链服务的智能合约)供以太坊(的应用)使用的这些智能合约。
这样在Fabric、企业联盟链上面产生的数字资产也可以去调用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把自己的数字资产可以转到开放的公链上面去参与defi的一些交换。
总结一下,还是需要具有分层设计思路,且围绕着应用,像“应用 as?a?service”,围绕智能合约或者是另外的资源做一个交互的协议,此外,围绕跨链还做了API的一些改造,能够支持在不同异构链中围绕着API交互,也是一套通用的API,大家在做应用的时候,不用去考虑底层的复杂度,更多面对的是熟悉的开发接口。
明白。 感谢曹总。
主持人,我补充一下,在BSN里,因为BSN现在从治理上分为BSN中国和BSN国际,目前根据BSN发展联盟的规定,将来可能在国内的BSN搭的联盟链跨链可能是不允许去调国外公链的主网的。所以将来如果需要从联盟链跨公链,可能需要部署在BSN国际的节点上,在国内,只允许联盟链与联盟链之间的跨链。
明白,我想针对曹总刚才的回答,提一个补充问题。
当把跨链的服务封装成一个接口,需要的时候调用。如果调用频次非常大,这个接口承担了非常大的调用量后,这个服务会不会成为整个系统里的单点漏洞?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系统上没有绝对的安全都是相对的:金色财经现场报道,EOS区块链平台漏洞媒体沟通会上,360官方人员表示,“其实一个系统上没有绝对的安全,都是相对的。EOS代码也会产生持续的变动,360也会持续的观察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此前360针对多款主流钱包分析发现80%存在安全问题,360列出的安全问题也是希望业内能够了解和改正,同时360也推出了相应的钱包解决方案,规避安全问题。”[2018/5/29]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刚才谈,为什么要采用一个分层设计。
像刚才可用性的问题,就会有底下的传输层来解决。我来详细讲一下,为了保证传输层的可靠,传输层使用IBC协议,但真正在实施的时候,它的基础设施实际上需要部署中继,中继是可以部署很多个,根据工作的负荷量来负载均衡的。
IBC设计,在我看来是最为完善和强大的,关键在于它考虑了很多网络中的一些不确定性、不安全的因素,包括解决如果有的中继器可能会把消息传重了、传丢了。
这些传输层的问题,都由IBC解决,应用层的协议,都可以有标准化的IBC接口进行交互。
刚刚谈到了IBC要求的底层中继,可以部署多个,当然也需要说明一下,在BSN联盟链的环境下,它的安全性、性能,其实是得到了很多云计算资源的环境保证的。
所以初次上线的IRITA hub里,中继器我们也只是为每一个异构链部署了一个,其实是可以通过多个来进行负载均衡的,未来随着业务的发展,我们会部署更多的中继器。
感谢曹总和达叔,这两个问题的回复很详细的解构了跨链的细节。
接下来我们的问题给到何总,请何总为我们总结一下BSN的跨越服务进度如何?针对开发者,可以实现的开发是怎样的?
首先,BSN是个大集成,他并不自己去开发跨链技术,我们会集成各家的跨链技术,总体上把跨链4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网关跨链,是最简单的,任何开发者的两个链,你在一边进行操作,到你的中央系统,再到另外一个链上进行操作,很像现在的中央式的交易所,是一个通过网关的跨链。
第二个层次是 layer 2跨链,是智能合约跨链,我们把Poly和IRITA归到 layer2跨链上。需要在目标链上装一个智能合约,包括像曹总说的中继,存在一个中继链的概念进行安全资产交互或者数据交互。
第三个层次是layer 1跨链,需要layer 1里有一个通讯协议是统一的,例如COSMOS生态的链、波卡的平行链,他们之间不用去装智能合约,底层有一套标准的通讯协议。
目前大多数跨链方案概括来说只有这三种,而BSN想实现一个 layer 0的跨链,就是系统层的跨链。
不管是网关还是layer1、layer2。实际上是应用本身要做改造,但实现layer0层这个系统层的框架又非常复杂,为什么?你要装在所有的服务器里头,难度就非常大,可操作性也没有。
但在逻辑上我们一直认为BSN是可以做的,因为BSN的整个环境是从头打造,然后所有的系统都是从头开发的,它是可以在每个链的在底层打造一套环境,只要集成进来的链,都可以给每个链上的智能合约分配ID,就相当于互联网上的网址。
这样可以都通过系统层去找到是哪一个链,哪一个智能合约,可以设计成怎么去跟你发生交互,但这个就像达叔所说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一个事情。
从安全性上,从通讯上,从它的可用性上、可操作性上,包括效率上极其复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紧密的和曹总、达叔,包括波卡等在深入沟通,我们希望大家能形成一个小团队,真正的去更深层次的去开发管理的技术。
在BSN这个环境里,更容易的去做一些系统层的尝试。这也是为什么我预计BSN在2~3年内会完全开源,大家都可以去改造它,去争取能把它就变得更好,集成更多的东西。
我想问一个比较细节的部分,开发者去开发的时候,是选择下载某些支持BSN的项目客户端,还是去下载BSN的客户端,开发者的开发入口在哪里?
这个问题是这样,BSN没有一个客户端的,但是我们现在跟几家公司希望能给BSN做一套比较全的IDE,这样只要是EVM或者 Fabric 等可以在IDE上编辑完直接在BSN上传。
就是说我们从开发者角度看,过来开发主要是看文档,因为BSN把环境都搭好了,网关也设置好了,API也建好了,甚至如果是联盟链的话,证书也都给你生成了。
然后BSN以外的环境实际上是开发者自己去定义的。 怎么连到BSN,例如通过网关、私链还是找开放联盟链,还是在海外的节点上去找公链,是完全由开发者自己去做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给三位嘉宾的。
刚才咱们谈了很多关联技术和应用的之间的这种关系,所以接下来我们把这个问题说得再宏观一点.
在增加了这种跨境互通的能力之后,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区块链应用或者是区块链技术的这种解决方案,它会有哪些变化?
是不是可以解决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些瓶颈,比如说公司的数据中台互通,或者机器学习的训练模型等。
请何总开始先聊一聊。
这个是还是大家怎么去看待跨链的问题。
第一,现阶段的跨链技术,大家能想到的都已经想到了,能做到的基本上也都做的差不多了,需要等待公链的整个结构上有进一步发展。
第二,每个人角度不同,我还是把每一个链作为一个应用看待,每个应用有自己的生态,有一个业务逻辑,有自己的客户群体。但是它的业务逻辑只限于它的范围内。
为什么要跨链,是要把各种应用串在一起,还是要进行一个数据的融合?
我觉得这种数据的融合和互通,是一个非常底层的东西,这种互通性它是要让数据能够快速的转移,让大家能够拿到确认的数据。跨链是个必然产生的一个事情,即使上面没有应用,他们中间的通讯协议也是要随时可以互通的。
此外,区块链技术将来一定是超越虚拟货币范畴的,包括我们现在跟很多大型国际银行去沟通,大家都在组织区块链团队,做一些探讨性的东西。这代表,特别是法定数字货币出现以后,大量的交易都会以区块链方式在执行,可能会使用现在的虚拟货币、稳定币、数字货币。
这样代表,将来可能是几千万个链,甚至上亿个链,每个链就是类比为一个应用。
还可以想象,如果某一个国家的央行数据跟另外一个国家的期货交易系统或者房地产的系统数据开始交互了,这样又能设计出非常多的业务场景或者新的应用出来。
我个人认为当链会出现异构且成本极低、极其简单的时候,实际上那就变成了一个新的互联网。
20年前大家来讲故事,说互联网当年是怎么弄的,大家都是理解不了的,怎么可能会那么不安全、随意的把我们的个人数据都拿走。再过20年30年,大家回头看就会觉得更是不可思议。
我接着何总刚才提到的,未来可能会有上亿个链的,这个陈述我觉得很有意思。可能大家现在去想象的话觉得怎么可能有上亿个链,为什么我们需要上亿个链?在我们Poly的一个认知里面,我们把一个链可以叫做一个共识域或者信任域,在这个域里面大家有一个信任的机制。
那么我们如果看Layer1的话,它其实是所有的Layer1的节点都在对其他区块链上的地址产生数据,这些事务、交易数据进行共识,是一个最大程度的共识。
而如果我们在上面再构架一个layer 2的话,实际上有很多业务、应用只需要这些应用的参与方之间来进行共识,其他人跟这个事情没有关系,只要接受就可以了。因为你们跟他之间是没有利益关系的。
我们今天有很多双方的、三方的达成的共识,达成的合同,执行的交易,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链,只不过他的共识节点相对比较少,它有点像一个临时组成的联盟链。
一旦我们把形成这样的一个短时间的具体针对某一件事情形成小范围的共识,用链的方式来把它表达出来的话,这个世界上存在上千万上亿甚至更多的链,我觉得都完全是可能的。
但在今天来看,这些链之间,这种线下的事务,这些共识域和共识域之间,其实是没有一个互动机制的,比如机关可能对我的身份和我之间有一个共识,但是当我想要去向第三方去证明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肯定需要通过护照内嵌的芯片,然后第三方有个设备来读取它,它是一个非常低效的依靠物理世界、原子世界的的一个机制。
最终要实现的只不过是一个信息的交互,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数字世界的方式来进行交互的。今天的区块链要做的事以及链的这些互操作性,都是要更好、更高效的实现这一点。
刚才何总聊了数据的打破数据边界,达叔聊了共识,曹总想要在哪个方向补充一下?
刚才达叔和何总对于跨链的意义,讲的已经非常深刻和形象了。我还想再补充另外一个观点。
跨链它不仅是帮助我们把这些价值能很好的在异构系统中进行延展,甚至在没有链的情况下,今天看来非常复杂的一些商业应用落地,在有了跨链技术后,会从不可能变成是可能。
我想围绕刚才主持人讲到的例子,我们对人工智能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大数据能够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没有跨链技术的前提之下,用一条链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难的,因为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它需要很大的数据来进行训练,对隐私要求也非常高。
让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要去服务互联网级别的用户,这种高性能企图没有跨链技术使用一条链来支撑,是绝对不可能。
有了跨链技术以后,这些复杂的应用落地就变成了“可以把这复杂问题分解”。比如说像机器学习的模型训练,数据量很大,隐私要求很高,那么它就可以在数据所有方、研究机构自己组一个云私有链。
如果需要给互联网级别的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就会像开放联盟链一样。如果需要去支持全球的开放金融应用,大家都能够平等的无缝的使用网络,可以用公链支持这些商业应用的落地。
以前看起来是很难以想象的,有了跨境技术了以后,这样一步一步的,我们可以看见它是如何实现的。
好的,感谢三位。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宏观,
如果跨链的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对于区块链行业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有了跨链技术以后,像BSN这样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可以让开发者能够使用自己擅长的工具,选用最合适的框架,还能够非常容易地去解决价值落地,而且这样产生的服务价值也能够被其他的链、生态所用。
有了跨链技术以后,才能让我们能够真正实现互联互通的可信区块链网络,也是我们在一直期待的能够价值传导的下一代互联网,我们期待的新一代更好的互联网。
接下来达叔您聊一聊。
区块链其实提供给我们的有两个很重要的特性,一个是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更低摩擦的一个市场。在区块链的世界里面进行信息交换的摩擦非常的低,它也是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可以通过传输信息来完成的,今天通过信息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完全跨越时间、跨越空间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区块链带给我们第一个影响是更大的信息市场网络。
跨链实现之后,这个市场会变得更大,它可以把不同的系统能够连接起来。
第二点是带给了我们更好的互操作性,意味着会有更低的准入门槛,也是一种降低摩擦。有了区块链有了跨链之后,我可以很容易向别人证明当下的数据状态,也可以很容易证明数据所有权。
这个是未来跨链能够带给我们的两个很重要的特性。
最后请何总聊一聊,为今天的讨论收个尾。
我从微观讲一下,刚才宏观已经讲得很多,有两个事情我觉得未来5年会发生,第一就是央行数字货币,第二是有资产数字化。我一直经常说资产数字化,它并不是靠技术去实现,是靠法律去实现。
也就是一串码,它代表了你的一个房子,而且这个是kyc的,也就是说我将来有了纠纷,我到法院去,法院是支持的。达到这个实际上是要通过立法的。
未来数字资产和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包括现在的稳定币、虚拟货币,一定都是通过区块链去实现的。
在10年以后,坐在家里,你可以用全世界任何货币去买全世界任何地方的资产,整个商业社会的流通性,库存的流动性,商业交易的效率,至少是现在的5倍以上,金融上被设计出的衍生品也会是现在的10倍。
区块链它不仅要重构互联网,也会重构我们的商业逻辑。就像达叔所说,降低了摩擦,效率更高,这是核心。
感谢三位精彩的分享。让我们对跨链的微观、宏观问题都有了答案,也为我们阐明跨链技术方案的细节,增加很多思考的思路。
改变世界,创新不止,让我们共同努力。
随着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区块链的发展备受关注。“过去一年,区块链的污名化、理想化问题已解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不久前举办的《读懂区块链》新书发布会上发表了这一观.
1900/1/1 0:00:00在流行加密货币的许多支持者中,比特币被视为一种“非常棒的货币”,比特币的有限供应量为2100万枚,以及每秒超过120 亿个哈希的算力来保证其网络安全.
1900/1/1 0:00:00BTC自上一轮12500瀑布回踩至最低9800美金(19800-14000长期下降趋势线转支撑),确认前期突破有效,后面便启动了一路向上的强势行情.
1900/1/1 0:00:00金色财经 区块链11月29日讯? ?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中,只有投资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才能提供交易聚合和大宗经纪业务,帮助对冲基金或其他银行促进活跃交易操作.
1900/1/1 0:00:00彭博社称赞了比特币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并认为现在的情况比2017年的比特币牛市时期要好得多。彭博社承认,这轮比特币牛市与2017年完全不同,主流金融领域对比特币的一些最严厉的传统批评者继续改变其.
1900/1/1 0:00:00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发展以及高收益率的诱惑,市场上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持有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以比特币矿工为主的数字货币持有者,挖出币后多以囤币为主,不会频繁交易;面对今年变化莫测的行情,一时无.
1900/1/1 0:00:00